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 正文

大咖云集 凝聚智慧 | 首期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论坛成功举办


来源:中国科学院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发布时间:2020-07-15

2020年7月12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研究中心成功举办首期“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论坛”。多位国内顶级专家以跨学科、贯通古今中西的视野,围绕“后疫情时代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研究”这一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会议由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研究中心主任谢茂松主持,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研究中心特邀专家、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致开幕辞。

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论坛视频会议主会场

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研究中心特邀专家、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表示,这次全球抗疫充分彰显了中国体制的优越性,增强了我们的道路自信与文化自信。中国的发展使自己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的开放与全球治理的关联性前所未有,但西强我弱的舆论格局并没有改变。由于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意识形态诸方面的差异,中国现实的文明发展道路仍然延续着“受疑”甚至“挨骂”的局面,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表现得尤其突出。在世界格局中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离不开文化的竞争,国家影响力的大小,除了取决于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的强弱,还同时取决于文化软实力的强弱;能否跨越精神上的各种挑战,也取决于有没有牢固的精神主心骨和坚定的文化自信。因此,树立和强化文化自信,成为了当务之急。

陈晋指出,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端详今天,是我们自信的一个重要依据。中国道路是一个大概念,全方位地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华文化则是其中的一个领域,更多的属于精神层面。因此,讲道路不能不讲文化,讲文化则不能不指向道路。对中华文化的自觉和自信,根本上有助于增强和丰富对中国道路的自觉和自信。就中国道路与中华文化的关系,陈晋提出三点认识。第一,中华文化是中国道路的历史来源;第二,中华文化是中国道路的精神支撑;第三,中华文化是中国道路的高点优势。

开幕式后,八位来自历史学、哲学、政治学、公共管理、战略研究等领域的与会专家先后发言。

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论坛线下主会场

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研究中心主任谢茂松首先以《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的基本问题》为题,指出疫情成为大国、文明兴衰的加速器,文明研究具有整全性的特点,提出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研究的基本框架与基本问题。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研究的基本框架包括四个方面:在学理上全面、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科技、外交等方面的关键性的理论问题与战略问题;全面深入研究中国文明的文化价值与制度安排;对中西文明的文化价值与制度安排做比较;系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中国文明在价值与制度上的继承与现代的转化、创新。在这一基本框架的基础上,谢茂松提出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研究的12个问题。

中央党校文史部主任李文堂就疫情后中国道路的外宣工作表示,要在中国文明的基础上讲好中国故事,尤其要在学术话语方面做持续的学术积累工作。与西方、欧洲国家的对话,应该立足于文明对话,比较中西文明的文明结构;不止是与美国、英国等新教、英语国家对话,还要重视与法国、德国等具有文明传统的不同西方国家的文明对话。

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论坛线上视频会议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原参事邓小南指出这次疫情暴露出世界范围的失序,包括机制、体制的失序,失序背后是深层的文明的问题。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在对待疫情的初始态度有明显的不同,这不仅是经济条件和治理体制的不同,更深层的文化基因也有所不同。对于生命、道德伦理的理解有所不同,则有不同的应急反应,各有其内在的逻辑。像大数据对于疫情的追踪,也因国情、民情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效果。当前世界互联互通的方式远远超越了古代,但是不同文明间隔膜冲突的程度可能并不逊于传统社会。了解不同文明的底色和特质,展现自身文明的底蕴,才能加深相互的理解,扩大命运共同体的底盘。邓小南最后强调要加深对中华文明的家国、天下观的研究。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荣休讲座教授王绍光以《疫情与社会主义道路》为题,指出百年一遇的疫情对各种政治制度来说都是一种大考,应对不同,成效迥异,制度优劣尽显。他以翔实的数据比较世界各国抗疫情况,将现有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越南、古巴、老挝与美国作对比,越南与菲律宾作对比,古巴与洪都拉斯、瑞典作对比,老挝与新加坡以及北欧四国作对比,很有说服力地探讨了社会主义做对了什么,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苏世民书院前院长王有强的发言则以结构性的案例来研究文化在国家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作用。他以“两个人进门”为模型,讨论了资源配置以及抗疫的集体合作所涉及的学习、适应、预期、环境、合作的机制,进而讨论个体与集体、规制与文化、稳定与变迁的三个关系,从而思考如何承认不同文化的差异,寻求人类行为模式对于环境的反应。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光斌首先回顾、反思了一百年来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历程,进而提出历史政治学研究的新范式。他强调中国政治学研究从制度研究转向治理研究的范式转移,指出西方政治学理性人假设的困难,提出未来政治学以历史政治学为中心的政治学原理体系的重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王湘穗指出,世界疫情让大家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这两大问题。虽然世界疫情尚未结束,但论坛以“后疫情时代”为题,显示出思考疫情需要历史的疏离感,需要长时段的历史意识。世界各国抗疫的不同结果,显示出不同的文明性与道路性的大的结论。王湘穗提出四点结论,一是中国的民本的原则与西方的资本原则的不同;二是中国在抗疫过程中显示的中庸之道;三是抗疫中显示的中华文明“天人一体”的思想;四是中西文明如何处理大范围的人际关系的不同。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景跃进提出三个问题。第一,这次疫情,就像上帝在地上掷了一个骰子,不分文明、国家、人种、体制,大小国家都遇到同一个病毒,这对于政治学来说,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研究机会。我们可以从政治学的角度看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的政党、不同的政治家面对同一个变量,如何做出不同回应。第二,中国抗疫虽然取得如此成效,但并没解决挨骂、西强东弱的问题。100多年来我们没有自信,要解决100多年来的不自信,不是三年两年的时间能解决的问题,要通过代际更替来完成,这就凸显了教育的重要性。第三,我们还要做好外宣、内宣一致性的工作。

八位专家发完言后,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博永代表中国科学院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致闭幕辞,他首先祝贺中国中心第一次研讨会圆满成功,感谢各位专家贡献宝贵的学术思想与智慧。接着简要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的事业,包括:在郑必坚会长领导下,坚持和平崛起理念,集合党政军各界资深专家,围绕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开展战略研究,为中央建言献策。在发挥好中国科学院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智库作用的同时,在中央的关心和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开创了“读懂中国”事业。联合国际著名智库——21世纪理事会,创办了“读懂中国”国际会议,自2013年起,迄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先后有来自世界各国近百位政治家、战略家、企业家参会,与中国党政军各部门和地方领导对话,就中国内政外交战略交换意见。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亲切会见与会国际嘉宾并座谈,李克强总理两次到会发表开幕演讲和对话。今年初,经中央批准,正式确定“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机制化。“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已经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发展战略最具影响力的平台之一。

王博永最后指出,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化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研究是中国的需要、世界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期待以此为开端,进一步加强各位专家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合作,共同把读懂中国事业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