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以“科技赋能湾区,聚势领航新程”为主题的“读懂中国”学术沙龙系列活动——湾区科技创新对话在广州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以下简称“国创会”)、粤港澳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主办,国创会产业协同促进中心、粤港澳数智中低空经济产教融合发展联盟承办。国创会会长、原中央党校副校长徐伟新,国创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国创会学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建设银行原董事长王洪章,国创会副会长、数字产业研究院院长吕本富等出席并讲话。

国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博永,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副主任、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朱小燚,天河区区委副书记、区委宣传部部长段德海出席。多位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在会上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言献策,共同解码湾区科创基因,探寻高质量发展密码。

徐伟新在开幕致辞时对粤港澳大湾区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她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4%的经济总量。即使面对世界经济低迷、增长放缓,2023年大湾区经济总量也超过了14万亿元。这一切成就的背后,正是创新发挥了关键作用。当今世界,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将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深远影响。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粤港澳大湾区又该如何创新、如何抢抓机遇?“以创新赋能湾区,以科技引领未来。这不仅是我们今天对话的主题,也是时代赋予中华民族的重要使命。我们举办湾区科技创新对话,就是要深入地落实总书记关于‘读懂中国,关键要读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指示精神。”徐伟新说。

黄奇帆建议粤港澳大湾区的新质生产力要重点围绕新制造、传统制造升级换代和新服务三个赛道展开。第一个赛道是要围绕五大基础性制造板块,即:新能源、新信息技术及人工智能、新材料、新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的创新发展;第二个赛道要着力推进传统产业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第三个赛道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此外,他还强调了“专精特新”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一手抓生产性服务业、一手抓制造业的大型企业集团,专注于某个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世界500强企业,专做生产性服务业的链头企业以及产业互联网企业的重要性。黄奇帆认为,政府如果服务好五种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粤港澳大湾区一定会在新质生产力方面得到很好的发展。

王洪章认为,加快发展商业银行科技金融新质生产力应该关注以下三个方向。首先是调整结构。银行一方面应将短期贷款调整至长期融资,更好支持科技企业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将信贷模式转型为企业发债方式,提升借贷关系透明度,解决信贷关系管理难的问题。其次是增加功能。科技创新会涉及当地银行的功能和内部组织架构的调整,应该维系科技创新和科技金融的利益共同体关系,依靠投行支持重大科技项目。此外是扩充服务。银行应扩展综合化经营和多功能服务,一方面,优化“融资+投资”“债权+股权”“资金+资本”机制,成为科技企业生命全周期的合作伙伴;另一方面应拓展外部合作,借助市场力量提供各类服务。
活动现场还围绕“弄潮AI:科技创新构建湾区产业发展新格局”“携手同行:文体科技赋能十五运”“启航湾区:低空经济引领产业生态新航标”三大主题展开了圆桌对话。

低空经济是今年两会热议的话题。国创会副会长、数字产业研究院院长吕本富在主持“启航湾区:低空经济引领产业生态新航标”圆桌对话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凭借其独特的创新优势,正成为培育低空经济的理想之地。大湾区拥有三大核心优势:一是聚集了大量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为产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二是具备完备的产业链基础,能够有效支撑低空经济各环节发展;三是形成“有为政府+市场先锋”的良性互动机制,促进政策环境与市场活力联动发展。这些要素的有机组合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沃土。
中山大学副校长郑跃,中山大学二级教授、粤港澳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主任姚正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俊龙,广汽集团执委会委员、广汽研究院院长吴坚等发表主旨演讲。
本次读懂中国系列学术沙龙·湾区科技创新对话在广州·鹏瑞1号湾颂艺术中心举办。湾颂艺术中心是鹏瑞集团打造的高品质作品,是世界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创新平台。涵盖殿堂级艺术表演、国际艺术展览以及专业级的体育赛事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