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观察

  • 新时代新群众
  • 天下大势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 舆情观察> 新时代新群众>
  • “两个毫不动摇”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

    来源:人民日报2018-08-16
  • 一线城市高校毕业生流向的微妙变化值得注意

    目前,从北京高校毕业生的流向看,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最近几年留在北京工作的人数急剧减少,选择到新一线城市工作的越来越多。

    来源:每日财经2018-08-08
  • 陈锡文谈乡村振兴

    我想围绕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2018-08-07
  • 中国年轻人了解西方后更爱国

    一项调查显示,超过80%的中国人对国家的发展方向感到满意。去年,75%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的角色比10年前更为重要,60%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参与是积极的。

    来源:参考消息2018-08-03
  • 中国社会安全的重点发生了改变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9月20日上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在京召开,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主任孟建柱表示,2016年我国每10万人中发生命案0.62起,是世界上命案发案率最低国家之一;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比2012年下降43%,重特大交通事故下降56%,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从2012年的87.55%上升到2016年的91.99%。

    来源:每日财经2018-08-03
  • 农民工进城最好的推进途径就是给予市民身份

    12月2日,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在一次峰会上表示,当前的城镇化进程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被城镇化,另一个则是口径城镇化,作为城镇化推进的重点,农民工进城自2014年开始出现乏力。过去改革开放发展40年的结果说明,因劳动力跨城乡、产业和地区重新配置,劳动力生产率得以提高,未来这个过程必须得以延续,才能实现人民认可的小康社会和现代化

    来源:每日财经2018-08-02
  • 越来越多的美国年轻男性正远离就业

    虽然美国的失业率降至创纪录的新低,不过,相关研究显示,越来越多的美国年轻男性正在远离就业。美银的Michelle Meyer和Anna Zhou在日前发布的报告中,对一蹶不振的美国年轻男性劳动参与率进行了调查。

    来源:每日财经2018-08-02
  • 教育交流须精准助力“一带一路”

    如何促使更多国家更积极响应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建议,可通过为优秀的沿线国家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来助力这一目标。

    来源:《环球时报》2017-11-17
  • 新时代青年的美好生活如何来描绘

    网友们的直观感受在受访学者解释的路线图中找到了坐标。就像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蔡继明所说,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也为年轻人提供了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和想象,提供了更多融入当地社会、就业生活和定居的条件,并且还需要更多创新来驱动。

    来源:中国青年网2017-10-24
  • « 上一页
  • 1
  • ...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